廟中所見

 

道場已支離破碎了   就這樣

逐漸被忽略被遺忘

大風起兮  雲飛揚

歷史仍在褪色

褪色成青磚一樣創痕滿目的悲涼

 

如果側耳傾聽  將捕捉到

暮鼓晨鐘正迤邐街巷的聲響

繚繞的香火一定也在瀰漫著

如這撲面而來的黃沙茫茫

 

遺忘與牢記同樣艱難麼

當歷史塌圯成喧嘩中的孤獨

蔓草瘋長著  贔屃 (1) 仍注目紅塵

在這樣的日子裡  靜靜地

背負一千年的滄桑

 

           二月二十三日遼寧

 

 

(1) 中國古代傳說中龍生有九子,都不像龍,各有所好。

1、好重者:(音畢喜),最喜歡背負重物,所以背上馱一塊石碑。

2、好望者:鴟吻(音吃吻),最喜歡四處眺望,   常飾於屋檐上。

3、飸餮(音滔帖):最貪吃,能吃能喝,常飾於鼎的蓋子上。因它能喝水,幾乎在古代橋樑外側正    中都能見到,防止大水將橋淹沒。

4、生性好殺者:睚眦(音牙自),嗜殺喜鬥,常飾于兵器刀環,劍柄。

5、狴犴(音華岸):最憎惡犯罪的人,所以常飾于監獄的門楣上。

6、好烟火者:狻猊(音酸泥),性好烟火,常飾于香爐蓋子的蓋鈕上。

7、好水者趴蝮(音八夏)位于橋邊的最喜歡水,常飾于石橋欄杆頂端。

   在後門橋的四個角上趴蝮,造型非常優美。

8、性情温順者:椒圖,最反感别人進入它的巢穴,常飾于大門口。

9、好鳴者蒲牢,最喜歡音樂和吼叫,常飾于大鐘的鐘纽上。

 

下面為其他資料中的記載,略有不同:

龍生九子――古時民間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傳說。但九子是什麼,說法也不同。《中國吉祥圖說》謂:

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老二叫睚眥(ya zi),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

老三叫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

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五子狻猊(suan ni),形如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隨之吞煙吐霧;

六子霸下,又名XX(bi xi),似龜有齒,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

七子狴犴(bi ga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八子負質,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老九螭(chi)吻,又名鴟尾或鴟(chi)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