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粽」情記屈原

紀念屈原逝世2295

 

    粽香濃、雄黃烈;龍舟競逐、吟詩折柳;插艾條、菖蒲辟邪,帶銅錢、肚兜祈福……端午臨近,這一傳統節日,再次激活歷史傳統、喚起文化記憶,悸動著一個民族共同的心靈皈依。

 

    想來我們也不會忘記有這麼一個人,他峨冠博帶,環佩香草,江畔行吟,最終懷沙抱石,帶著遺恨,自沉汨羅江——他就是屈原。

 

    2295多年後,三閭大夫屈原依然能穿越千年時空,清瘦的身影佇立在史冊深處,他的歌聲低迴在我們心裡。

 

釋 名

 

    在我們的記憶裡,屈原與端午是不可分的,古人有詩說「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這在一定意義上也說明了這一點。不過,詩僧文秀這句詩中「自誰言」也透露了一個信息,那就是端午節的起源並不是唯一的。

 

    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東漢《曹娥碑》中說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迎濤神說,另外還有惡日說、夏至說等等。但,我們還是比較認同紀念屈原的說法。端午節的別名有很多,比如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五月節、龍舟節、女兒節等,還有一個就是「詩人節」,屈原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這樣實際就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認同。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作為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等等。當下,端午節已經成為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端午節內涵豐富,從其各種別名中可見一斑……顧名可思義,歲時節點、人神祭祀、祈福納祥、家庭人倫,是構成端午文化的多重景深。「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對詩人屈原的紀念,更讓這個節日有了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有人甚至說「沒有端午,何以中國」,正是因為端午富含中華文化基因,既是中國人文化身份的表達,更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文化財富。

 

    雖然經過兩千多年歲月積澱及地域差異,端午節文化習俗在各地均有不同,如汩羅江邊的城市會年年舉辦祭奠屈原與龍舟競賽活動,而北方更多是吃粽子、插艾蒿、祭祖先。我們這裡端午的習俗是吃粽子和鹹蛋,家家門口掛紙葫蘆、插蒲草、艾蒿,孩子們掛香囊或五彩線,端午節這天大人會帶著小孩去登山望遠,鍛練他們的身體與意志,告訴他們幸福在身邊,夢想在遠方。

 

    現在,許多孩子只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吃煮蛋,卻不知道與這個節日密切相關的人——屈原。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所以他在詩中說「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就是在說自己出身名門。屈原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他主政期間,楚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已然形成。然而,他的政績遭到以子蘭為首的貴族的嫉妒與忌恨,他們處處排擠打壓,在楚懷王面前挑撥是非。楚王昏庸,聽信讒言,最終疏遠了屈原。

 

    屈原心懷天下,夢想能濟世救民,卻受到這樣傷害,內心是痛苦的。更何況他一生中還有兩次被流放——公元前305年(懷王二十四年),秦國與楚國結下「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由於屈原反對這個結盟,被逐出郢都,流放到了漢北。在此期間,他寫下了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離騷》。詩中反複傾訴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洋溢著強烈的愛國情懷。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楚懷王死於秦國,秦國將他的屍體送回楚國安葬。諸侯由此認為秦國不義。秦國、楚國絕交。因為屈原對造成這一悲劇的子蘭等人有「怨言」,所以,這一年屈原被免去三閭大夫之職,放逐江南。時間長達十六年,在這之間並寫下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如《九章•悲回風》。

 

    278年,秦將白起攻下了郢都,楚頃襄王狼狽不堪地逃難,「保於陳城(今河南淮陽縣)」,楚國政權危在旦夕。屈原在流放途中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內心痛苦至極。「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當時正值農曆五月五日。

 

    屈原以自己的一躍之姿,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在史冊中矗立起一座巍峨的豐碑,從那時起,汨羅江水就成為愛國情懷的源頭。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著船在江上打撈他的屍體,並且把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讓魚龍蝦蟹吃飽了,不去損壞屈大夫的身體。之後,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等風俗。雖然傳說並不可靠,但卻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屈原的熱愛,也說明了屈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豐 碑

 

    屈原的確是一座豐碑,這座豐碑不僅僅是精神層面的,還有文學層面的。我們學習古代文學,開頭必是《詩經》中的篇章,美雖美矣,卻不知作者,不明背景,只能懵懂地感知,那是黃河流域的合唱。翻過《詩經》,跳至《楚辭》,頓時有了個人的情思,合唱終於變成了獨吟,這黃鐘大呂之聲讓天地為之一震。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個體形象出現的偉大詩人。如果說,《詩經》唱出了人生的掠影,那麼《楚辭》才算是唱出了人心的本真。

 

    《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品,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中的中的「國風」並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傳統的源頭。

 

    屈原作品想像豐富,詞采瑰麗。《離騷》中大量運用神話傳說,把日月風雲,都調集到詩篇中來,使辭采非常絢燦。他善於用美人、香草,以喻君子;惡木穢草,以喻小人,這種「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使現實中的忠奸、美醜、善惡形成鮮明對照,產生了言簡意賅、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且不說《離騷》表達的那種深厚的愛國熱情以及詩人對國家民族的涓涓之誠,深深的扣動著讀者的心弦,就是《天問》那種以問句構成的形式奇特的詩歌,在反問中包含著相當深刻的思想,充分表現出他的淵博和睿智。使詩意趣豐富,神理超拔,給讀者以美的啟示。

 

    屈原關愛民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敬重為國捐軀的志士: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他嘆息探索之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抒發忠於純善的執著: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他表露獨立不遷的人格: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他讚頌楚地的美景: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他歌詠人世的悲歡:悲莫悲兮生離別,樂莫樂兮新相知;面對隨波逐流的世情,他說「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面對重重打擊,他說「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面對紛雜世態,他說「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還有他獨獨偏愛的香草美人: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萬物都在他心底,一切都落入他的筆下。在他的詩中有怨,有憂,有愁,卻從不曾為自己的追求後悔。他用生命去愛這片楚地,愛得如此深沉、熱烈,愛得無怨無悔。

 

    詩人艾青有一句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屈原一生經受了人間的各種磨難,體驗了高貴與失群、信任與讒污、期待與失望、等待與落空,他將這些千頭萬緒的矛盾感觸熔入內心,鍛造出了一座宏偉至極的高峰,於是在這片長江流域,驚現了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和最高妙的詩歌。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回報以歌。歌罷,芳韻永存,孤高曠遠,山川共仰。

 

    屈原精神的影響是深遠的。「五四運動」前後,魯迅艱難地探索著中華民族前進的方向,1926年出版《彷徨》時引《離騷》詩句作為書前的題詞:「朝發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吾令羲和彌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可以說,哪裡有士子之不遇,哪裡有節操之堅守,哪裡就有屈原的英魂。屈原精神既是安頓歷代文人士子痛苦心靈的家園,也是砥礪志士仁人堅貞操守的金石。

 

    文天祥《正氣歌》中說「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屈原在被疏遠、被放逐之時,其實有好幾個選擇:其一,他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觀點,與當時的主流(懷王、上官大夫、鄭袖、子蘭等)進行適當的妥協,甚至可以放棄自己的主張和追求,讓他們重新接納自己,從而得到高官厚祿,過優越的生活;其二,他可以隱居山野,忘卻世事,過一種閑雲野鶴的逍遙生活;其三,他可以出國去發展,「楚材晉用」,憑其才能,足可在異國安身立命。可是他不願妥協,不願隱逸,更不忍心離開自己的故國,最終在郢都被攻破之後投江自殺,實踐了他早就立下的「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的誓言。這赴身江濤的悲壯音響,成為屈原抗爭黑暗的生命絕唱,成為屈原堅持操守精神的浩然迸發,從那時起,久久地迴盪在數千年歷史的長河之中。

 

    曾子說:「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他知道「道」實行起來非常難,所以叫任重而道遠,必須堅持下去,死而後已。屈原身上這種最主要的精神品質,在這段他最黯淡的生涯中,得到了最光彩耀眼的閃射——那就是對於專制惡勢力所施加的壓迫、摧殘所表現的無畏抗爭精神,即使蒙受多大冤屈、遭受多大摧殘,也決不背棄理想人格的忠貞精神。

 

    愛國是一種高尚人格的體現,是一種刻骨銘心的情懷,是一種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尊嚴感,是一種大氣磅礡與生俱來的澎湃氣勢!閻月君《背走灰燼》一詩中說「你們去生,我去死」,面對生死抉擇,屈原選擇了死,他用生命讓我們思考:我們究竟該怎樣活著!屈原的不朽正是因為在是用生命祭奠心心念念的國家,用生命去喚醒人們內心的血性!

 

傳 承

 

    又是一年端午到,在這個艾草飄香的日子話端午,給人留下太多節日的暢想。作為特定的民俗符號,它總是在這樣的季節被提及,促使人們追憶那一個篤定追逐信仰的投江故事;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端午節的文化傳承在某種程度上只剩下吃粽子、賽龍舟等形式,找不到太多跨越時空的文化背景和底蘊。不必諱言,如今端午節一定程度上與其他傳統節日一樣被我們「冷落」了。這種「冷落」是事實,人們對端午節關注的焦點大都集中吃什麼樣的粽子和假期去哪裡玩。當「吃」和「遊」逐漸成為過節的唯一主題時,從文化傳承角度思考起來,的確讓人遺憾。有一件事至今讓我記憶猶新,那是200511月,由韓國申報「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作為屈原的故土,有著2500多年「端午」文化悠遠的傳承,卻讓位於沒有穿著「吃粽子」,「划龍舟」和「紀念屈原」等外衣的異國他鄉帶上了非遺的冠冕。作為屈原的故鄉人,我們都有被扇了耳光感覺。

 

    我想,直面我國端午的尷尬,思考如何把端午節納入法定節假日的同時,為傳統的民間文化在傳承中積極注入現代元素,並努力吸引年輕人參與,讓端午及其傳統文化內涵得以傳承下去,這才是我們應該思考和真正要「計較」的焦點。

 

    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還是一種文化積澱和遺產,即使是到了今天,還有更多的現實意義。單從端午節的起緣來看,都和紀念、追思等聯繋在一起,這是弘揚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的延續、也是一種傳承民族精神與歸宿的載體。

 

    文化傳承本就有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我們要盡可能地把其中原本就蘊含著的現代理念發掘出來,這是時代賦予存、傳承、發展的命題。傳統節日也完全可以成為傳統文化的最好載體加以時尚的包裝,再莫讓端午節變成「吃粽子節」、「瘋玩季」,讓本身的意義迷茫。大家可在節日期間多從事相關的文體活動,主動進行接受文化傳承的教育薰陶。讓全民認識到傳統節日對深化民族精神更有歷史文化底蘊和現實意義,這才是真正傳承的意義所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雖然身為左徒相位,但屈原不是想著自己的名利,而是將楚國的強弱牽繫在自己的喜憂中,即使被兩次陷害流放,他卻始終不肯離開祖國半步。這種愛國精神就是我們要傳承的家國情懷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過端午節、紀念屈原,就是要告訴孩子們,要像屈原那樣憂國憂民、無私無畏、不離不棄,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指導人生方向,積極學習、工作,為圓夢「兩個一百年」做出應盡的責任貢獻。

 

    不論是端午龍舟競逐,還是登高望遠,詮釋的都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勇爭先的民族精神。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正是因為有著傳承五千多年的自強不息、奮勇爭先的民族精神,才能不斷超越歷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今天,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第一次如此接近,此時,我們更需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砥礪夢想、勇爭先,以勤勞的汗水、滿腔的豪情,文化與科技的自信,譜寫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篇章。

 

結 語

 

    當年,楚國百姓們沒有撈起屈原的屍首,更沒能救出屈原。但是,不必失望悲傷,因為他們的撈救,實際上是一個民族的自我拯救,屈原從此不會沉沒。只要我們還在過端午節,屈原就不會沉入江底葬身魚腹,而是融入民族的記憶,烙印在民族的靈魂裡。

 

    屈原那帶著馥郁的芳香與高潔傲岸的靈魂,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附在詩歌辭藻間,成為淡泊寧靜的一個符號,而華遠地產,也將不忘初心,帶著城市夢想繼續前行。

                          201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