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學四堂 郭董羅王
 
文/唐孝先


甲骨文是商周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也叫「契文」、「卜辭」,最初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殷墟,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才被發現。一九○四年孫詒讓著《契文舉例》,始作考釋。一般對甲骨文的研究,稱之為「甲骨學」。

著名學者陳子展先生,概括中國早期研究甲骨文有卓然貢獻者時,寫下「堂堂堂堂,郭董羅王」的名句,指字或號均有「堂」字的郭沫若、董作賓、羅振玉和王國維四人。這樣排列,純為讀起來順口。

王國維是羅振玉的學生,董作賓又是王國維的學生。郭沫若在甲骨學領域裡 ,則可謂是自學成才的後起之秀。

郭沫若(一八九二年十一月十六日∼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二日)字鼎堂,四川樂山人。一九二八年二月,為躲避國民黨政府緝捕,得日本友人內山完造幫助離滬赴日,化名定居千葉縣,行動受到警方監視。他通覽東京東漢文庫先秦史籍,研究中國古代史、甲骨文和金文。

一九二八年六月,郭沫若在東京一家書店裡,拿到《殷墟書契考釋》一書,便開始研究甲骨文。

他幾乎訪遍日本的甲骨文收藏者,掌握大量實物資料。一九二九年八月一日,他正式完成他的《甲骨文字研究》。

 

羅振玉(1877-1927)
 


在這以前,他以馬克思唯物主義史觀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著作《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就已經收錄他的《卜辭中之古代社會》一文。

此後,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走上巔峰時代。幾經周折,他的另一部著作《卜辭通纂》也問世了。

郭沫若從事甲骨文研究,主要在日本十年流亡時期,以及一九四九年前後。一九五九年八月,郭沫若來到了嚮往已久的甲骨文出土地──安陽殷墟。晚年,郭沫若任大型甲骨文匯編《甲骨文合集》的主編,使甲骨文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董作賓(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日∼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字彥堂,河南南陽人。一九二三至二四年,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研究生;一九二五至二七年,先後在福建協和大學、河南中州大學及廣州中山大學任教。

 

王國維(1877-1940)
 


一九二八年十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廣州成立,董作賓被聘為通訊員,受命到安陽調查殷墟。回到北京,匯報安陽考察情況,立即得到中研院蔡元培院長的重視。

幾天後,董作賓再次來到安陽,主持殷墟的試掘工作。這是中國從摸索到全面以科學方法發掘遺址的開始。

從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殷墟科學發掘十五次,董作賓參加了前七次和第九次發掘。他改良創新若干考古技術方法,為殷墟的繼續發掘奠定理論基礎。

董作賓於一九三三年發表的《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提出十個斷代標準,公認是一部中國甲骨文史上的劃時代名著。

 

郭沫若(1892-1978)
 


他從比較研究甲骨文字與埃及文字,證明甲骨不是造字的開始,文字有更遙遠的源頭,這給文字學、古代文化研究開拓了一條新的途徑。

一九四七至四八年,董作賓應美國芝加哥大學之聘,擔任該校中國考古所客座教授。一九四八年,他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四九年後擔任台灣大學教授。一九五六年起,董任香港大學、崇基書院、新亞書院和珠海書院研究員、教授。

一九五八年董作賓返回台灣,續任台大考古人類學系教授,並應聘擔任中研院史語所增設的甲骨文研究室主任。董作賓重視對甲骨的描摹,他的甲骨書法,為世界許多名家所收藏。

羅振玉(一八六六年八月八日∼一九四○年五月十四日)字叔蘊,號雪堂,原籍浙江上虞,同治五年生於江蘇淮安府山陽縣南門更樓東寓廬。

 

董作賓(1895-1953)
 


羅振玉自幼聰慧,但體質柔弱,老師放慢課程,讓他多自學,這倒使他從小養成自學習慣。

羅振玉年少時就研讀古籍,對金石文物骨董有濃厚興趣。他十五歲自學篆刻,次年遊西湖時,摩挲諸山題刻,流留忘返。一八九一年羅振玉與《老殘遊記》作者劉鶚(字鐵雲)相識。一九○二年他第一次在劉鶚家看到甲骨文的墨拓本,見識了甲骨文字。在他的力勸下,劉鶚於一九○三年拓印《鐵雲藏龜》。

該書是中國第一部著錄甲骨文的著作,對甲骨文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孫詒讓的《契文舉例》,就是根據《鐵雲藏龜》的資料寫出的甲骨文研究第一部專著。

一九○六年,羅振玉任學部參事官,不僅廣為收集古物,同時還著手調查甲骨真實出土地,以此開始研究甲骨。一九○八年。他考訂出甲骨出土於商代晚期都城「武乙之都」,屬於殷室王朝遺物,導致後來安陽殷墟的發掘。

羅振玉派遣自己的親屬去小屯,不單收集甲骨,收集了一批不為骨董商青睞的出土物,後來又親自前往安陽進行實地考察。

他以「占卜用龜,輔以獸骨」的文獻記載為據,認為搜集甲骨時必須龜、骨「兼收並蓄」。在《洹洛訪古遊記》中,他記載了殷墟地形,甲骨出土情況,考訂其他出土物及繪簡圖。

該書為第一部實地考察安陽殷墟的著作,對甲骨學的形成和發展起了「導夫先路」的作用。

羅振玉將甲骨文中的人名與《史記•殷本紀》中商王名相比較,發現大部分相同。他在考釋文字的基礎上注意通讀整甲骨文卜辭,提出「由許書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窺卜辭」的方法,對一詞的考釋,必求其形聲義相符。

 


一九一三年,羅振玉編有《殷墟書契前編》八卷初版,該書收錄自藏及別家所藏甲骨拓片印行,收二千二百九十二片,一九三二年修訂重版。

《殷墟書契後編》二卷,收自藏及別家所藏甲骨一千一百零四片,一九一六年出版。《殷墟書契菁華》一卷,收自藏甲骨最大及細字六十八片,一九一四年出版。

一九一五年,羅振玉撰《殷墟書契考釋》出版,分都邑、帝王、人名、地名、文字、卜辭、禮制、卜法八篇。

該書一九二七年重加修訂,有改正前說的,有增加人名地名的,刪改約一千數百條。

以上殷墟書契系列書籍,至今仍是甲骨文研究的重要資料。

王國維(一八七七年十二月二日~一九二七年五月三日)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他中過秀才,一九○三年起任通州、蘇州等地師範學堂教習,講授哲學、心理學、邏輯學,著有《靜安文集》。

 


一九○七年起任學部圖書局編輯,從事中國戲曲史和詞曲的研究,著有《曲錄》、《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等。

一九一三年起,王國維轉治經史之學,專攻古文字學、古器物學、古史地學,先後致力於歷代古器物、甲骨金文、齊魯封泥、漢魏碑刻、漢晉簡牘、敦煌唐寫經、西北地理、殷周秦漢古史和蒙古史等等的考釋研究,還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注疏工作。

他主張以地下史料參訂文獻史料,對學界有開一代學風的影響。

一九一七年,王國維登上甲骨學研究的高峰。他寫的《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一書,糾正了《史記》中記載的個別錯誤,證明司馬遷的《史記》的確是一部信史,被公認為甲骨文發現十九年來第一篇具有重大價值的科學論文。

郭沬若曾評價說:「卜辭的研究,要感謝王國維。是他,首先由卜辭中把殷代的先公先王剔發了出來,……王國維的業績,是新史學的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