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小熱昏
 

文/唐孝先


我老家在江蘇無錫南城門外,那裡有一座橫跨京杭大運河的清名橋。從前夏天晚上,清名橋堍常有「小熱昏」表演。

小熱昏是廣泛流行於江浙滬一帶的曲藝諧謔形式,又名「小鑼書」,俗稱「賣梨膏糖的」,是一種馬路邊的說唱藝術,用當地方言演出。

 


它始於清光緒年間,原為一種唱新聞、宣傳商品的說唱。後來藝人自己用冰糖等熬製梨膏糖,以這種說唱形式來推銷。

清末民初,杜寶林等民間藝人依其唱調,採用隱晦曲折的手法,說唱時事新聞和笑話故事,內容多諷喻社會黑暗現象,然為避免麻煩和遭到迫害,取藝名為「小熱昏」,後來小熱昏成為一項曲種名,盛行於上世紀二、三○年代。

小熱昏藝人男女都有,以男性為主,多是兩人搭檔,一人一手打竹板,另一手打蓮花板,另一人拉胡琴或敲小鑼。他們晚上演出,白天在家自製梨膏糖。

 


小熱昏由於語言發噱,唱句通俗,聽起來爽脆、輕快,雖不能登大雅之堂,卻也為一般市民喜聞樂見。

小熱昏的演出場所是這樣布置的:先放兩張長,兩張長之間放一個木架子,木架子上放一隻木箱。藝人站在長上,靠著木箱表演。另有一盞汽油燈,用一根棍子挑起,懸掛在木箱上方。

木箱裡放著演出時要用的樂器:胡琴、月鑼、小鑼、鈴鼓、三巧板、竹板、蓮花板等,還有醒木、折扇。自製的梨膏糖也放在這隻木箱裡。

開場前,會有兩位藝人分別站在兩張長上,打竹板、敲小鑼,很有節奏感,人們開始向那個方向走去。如果觀眾還不多,幾位藝人就會排著隊,一邊演奏樂器,一邊在街上走一圈,吸引更多的觀眾。

小熱昏藝人的演出,以唱錫劇、越劇等地方戲曲和民間小調為主。錫劇有《雙推磨》、《庵堂相會》、《珍珠塔》等劇目的選段,越劇有《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樓台會」等選段。

偶爾還會唱滬劇《碧落黃泉》、《羅漢錢》等選段。此外,還有快板、繞口令、講故事等,間或插科打諢,講一段笑話。

演出中間休息時,藝人們要兜售梨膏糖。他們準備的膏糖,與一般黑黑的梨膏糖不同,這種優質特色梨膏糖,內有肉鬆、松子、果仁、玫瑰花、桂花等。

 


他們把梨膏糖製成每邊約二十公分的正方形一大塊、一大塊,厚度約兩公分。大塊梨膏糖表面劃成約一公分見方的整齊小塊,便於掰開。

藝人把梨膏糖放在翻過來的月鑼裡,藉機趁勢賣梨膏糖。五分錢買連在一起的四小塊,就像正方形小郵票的「四方連」,確實價廉物美。

 


遇到有的觀眾不太想買,他們會用詼諧的語言說:「剛剛聽了《樓台會》,現在挪你咯鈔票撘梨膏糖來相會。」

小熱昏的出現,給這裡的居民帶來一些歡樂,也給這裡的夏夜帶來一個亮點。不過,那已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了。

飛速發展的時代,毫不留情地淘汰了小熱昏這種演出,使它只能成為一張城市的老照片、一段城市的老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