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門匾額 袁勵準手筆
 
文/唐孝先


北京中南海,現為中共中央、國務院所在地,裡裡外外,戒備森嚴。中南海南大門門樓二層樓正面,懸掛著自右至左橫書「新華門」三個蒼勁大字的醒目門匾。

扁額寬一百六十公分,高六十公分,瓷青底,金字楷書「新華門」,筆力迺勁,端莊雄渾,見者難以忘懷。

這塊金字門匾是由誰人書寫,一直鮮為人知。近經文史學者多方面考證後得知,「新華門」三字出自晚清帝師袁勵準手筆,其「館閣體」書法,有獨到風韻。

 

前清翰林編修袁勵準
 


袁勵準(一八七七年∼一九三五年),字玨生,號中舟(因帝賜元代「中舟」匾而得名),別署恐高寒齋主,江蘇武進人,出身江南名門望族。

祖父袁績懋,道光丁未(一八四七年)科榜眼(與張之萬、李鴻章、郭松燾同年),曾任福建按察使,諡文節;祖母左錫旋,為一女詞人,有詩書畫傳世。

父親袁學昌,光緒己卯(一八七九年)舉人,官至湖南提法使;母親曾懿,是清末民初著名書畫家。

 

袁勵準手書七言絕句
 


袁勵準為光緒戊戍(一八九八年)科進士(與夏同和、康有為、俞碧雲同年),時年二十一歲。後應經濟恩科試,為甲等,旋點翰林,授翰林院編修。」

袁勵準成進士時,正當戊戍變法前後。他擁護康有為的變法主張,支持光緒帝改制。據說,戊戍變法失敗後,康有為倉皇逃命,在南下上海的一艘輪船上,袁勵準恰巧與康有為同船。儘管康有為喬裝打扮,還是被與他同朝為官的袁勵準認出來了。

船到上海,前來接應的英國船長,不認識康有為,是袁勵準向這個英國人指認康有為。於是,康有為順利登上開往日本的英國船,東渡出國。

 

袁勵準小篆十二言聯
 


袁勵準在翰林院不久,就擢為南書房行走、侍講學士,曾任光緒、宣統二帝老師,與陳寶琛同事二十餘年。愛新覺羅.溥儀(宣統)的《我的前半生》,幾次提到袁勵準。

「新華門」匾額寫於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春。當時,袁世凱先是託人請袁勵準出來作事,被袁勵準拒絕。據說袁世凱發跡前,初到京師,曾到袁勵準府上拜訪,說自己是袁勵準本家。袁世凱竊居中華民國大總統大位後,據中南海為總統府,改南門為正門,題名「新華門」,屢次派其幕僚請袁勵準書寫門匾。

袁勵準對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極其反感,幾次推辭不就。最後無奈袁世凱的權勢,只得應命書寫「新華門」扁額。事後,袁世凱差人送來銀圓五百塊作為潤筆。袁勵準曾指著銀圓對家裡人說:「此銀圓存如銀號,不得動用分文。」

 

袁勵準楷書七言立軸
 


他以此語儆戒後人,不花這不義之財。據說,在袁世凱執政期間,袁勵準冬日喜歡反穿羊皮馬褂,自云學「蘇武羈北」時的服裝,以示不滿。

袁勵準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詩人、書畫家。他的詩文節奏感強,頓挫分明;書法師唐代書法家褚遂良、北宋書畫家米芾,行、楷、篆俱工,字體勁力奔放、瀟灑自如。畫以南宋畫家馬遠為師,尤長仿宋、元山水。他的詩書畫,堪稱三絕,至今故宮、頤和園內,還有他的墨寶。

袁勵準不但酷嗜書畫,還喜歡收藏,精於文物鑒賞。他說過:「凡見書畫佳品輒欲得之,如無力購置,就力勸友人羅致之,便於異日借來賞玩。」他藏有米芾用過的端硯,硯背刻有乾隆的題字。

 

袁勵準行書七言聯
 


他還有宣統帝賜給他的玉器,及清朝書畫家何紹基、梁同書的真跡等。

一九一二年,北京琉璃廠博韞齋主人楊伯衡,不願把手上的一對宋鈞窯雞心杯賣給美國人福開森。那天福開森剛走,袁勵準就來到博韞齋。

楊伯衡表示願意把這對雞心杯讓給袁。袁問:「 這雞心杯有人給過價沒有?」楊答:「給過,最多三千五。」袁勵準馬上說:「好吧!我給你四千,東西我拿走。」

 

 

袁勵準手書七言絕句冊頁
 


這對以四千塊銀圓買下的宋鈞窯雞心杯,從民國元年到一九四九年之後,一直珍藏在袁翰林府,後由韓慎先收藏。五○年代初期,韓把雞心杯捐獻給了天津博物館。

袁勵準供奉清室時,曾為溥儀審定書畫。在北京骨董文物市場,他一言可以上下其價。他和琉璃廠各古玩店都很熟悉,人們常拿字畫、古玩、瓷器等請他鑒定。

袁勵準於一九○二年任京師大學堂監督,一九○四年任統考宮,一九○五年創辦實業學堂(北平大學工學院前身)。民國初年,任中華民國清史館編纂。一九三二年起任清華大學美術系教授,終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