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與耳環  

 

女人戴耳環,是一種宣言,詮釋女人的經典;是一種風情,展示女人的妖嬈。

     

耳環,古代又稱珥、璫,它的由來已久。自古至今,從占卜守護到趨病除邪,從追求睿智到追逐時尚,從控制卑賤奴隸到新潮女性又到時尚男性,耳環歷盡亙古,跨越時空,不斷地發出永恆的熠熠光芒。


  在遠古,穿耳戴環曾經是「卑賤者」的標誌。那時候,人們都是聚族而居。族內經常會出現已婚男女「私通」的事情,影響族人的安定團結,導致人心潰散無法抵抗外來族人的侵略。後來,族中的男人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用青銅做了兩個很大很重的圈,掛在已婚女人的兩個耳朵上,表示這位女人已經有主,別的男人別再胡思亂想,否則就會受到族規的懲罰。

 
  到了宋代,由於禮教思想的抬頭,婦女穿耳之風,空前流行;不說一般的婦女,就連皇后、嬪妃也不例外。時間一長,穿耳戴環便形成了風氣。


  關於耳環,古代文人情有獨鍾,不惜吝惜墨寶描述耳環。

 
  『詩··君子偕老』裡的「兮兮,其之翟也。髮如雲,不屑也,玉之也,象之也」之句,則是描寫大美女宣姜佩戴玉製耳環時的絕美姿態。


  曹植『洛神賦』:「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洛神與他告別時送他耳環,以示自己「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于君王」。


  漢樂府詩云:「何以結相思,雙珠玳瑁簪。」但這位女子不能離開自己的丈夫,如此矛盾,她收下「明珠」「繫在紅羅襦」而不是戴在耳朵上,最終「還君明珠雙垂淚」,並在心中怨歎「恨不相逢未嫁時」。


  張惠蓮在『竹枝詞』悼念亡夫,「憶把明珠買妾時,妾起梳頭郎畫眉。郎今何處妾獨在,怕見花間雙蝶飛。」這些詩都是以耳環為信物透著難以表達的悲情。


  到了現代,耳環,成了女人的鍾愛飾品。


  花在山野肆意爛漫,耳環在女人嬌好的耳垂花一般盛開。每一款耳飾耳環都蘊藏了女人別緻的用心和曾經的--痛苦。女人帶著行刑前的悲壯義無反顧地坐在一把特製的「槍」前,一聲低悶的響聲穿過女人的耳膜,一陣疼痛從耳垂蔓延開來,恐懼徹底釋放,女人感覺真正擁有了情人送的那款璀璨耳環。


  一個女人的耳環,可以折射出她的靈魂。銀的很民族,銅的很異域;銀的很妖媚,銅的很懷舊。


  靈動韻緻的耳環,屬於小家碧玉的那份清純和柔美,屬於大家閨秀的那份高貴和典雅,更屬於骨子裡散發著女人味的女子的那份嬌媚和妖嬈。所以,耳環總能令我們浮想聯翩:烏雲高綰的髮髻,鮮豔華美的霓裳,婀娜搖曳的身姿,撫弄琴弦的纖纖玉指,還有那些活在書籍裡的古色古香的千年詩句…………


  女人戴耳環的姿勢最美,最柔弱,最顛倒眾生。愛美的女人,不妨戴戴耳環,讓你的心情隨著髮絲與耳環搖曳飛揚,讓你的人生妙不可言。
 
 
                                  2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