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塞納河上的龍舟  寫於2023.06.22

 

拜謝曾家傑老師精心製作

「巴黎塞納河上的龍舟」問候卡  祝賀端午節安康

 

 

 

《巴黎塞納河上的龍舟》,是無需使用照相機或手機拍攝的圖像(image)。文化交流是雙向的,某一天,龍舟競渡在巴黎塞納河上舉行,將會是萬人空巷的盛事吧?

 

端午節前一天的清晨,我還躺在床上看手機,繼而考慮要不要外出拍攝龍舟競渡。突發奇想:何不玩玩新意思,做一張端午節問候卡?

 

數碼攝影科技已高度發展,照相機操作可以完全自動化,影像像素突破一億,用於後期製作的圖像軟件,最近得到人工智能的助力,神通廣大,既能不留痕跡地刪除畫面上任何不想存在的東西,又能神不知鬼不覺地無中生有,例如要給穿得密密實實的美女換上比堅尼泳衣易如反掌了,如有需要,畫面可以天衣無縫地向上下左右伸延,至於「變天」的特技,已變得小兒科!通過人工智能由文字生成圖像的探索也已經起步!

 

於是開啟電腦,在雲端軟件Adobe Express (試用版)上輸入英文指令:On the River Seine, near Museum Louvres, 2 Chinese dragon boats are advancing, 11 athletes on each boat (塞納河上,近羅浮宮,兩艘龍舟在前進,龍舟上各有十一位運動員) 並指定要的是攝影照片。

 

不到一分鐘,多個圖像就生成(generated )了。我選取其中相對可取的一個,從雲端下載到電腦去,題名為「巴黎塞納河上的龍舟」。最後在Photoshop 版面上給圖像加上賀節文字:「謹以文字指令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向您致意  端午節安康」。

 

由文字生成圖像(Text to image)的人工智能技術仍處於開發階段,圖像文件不大,成像不夠清晰,內容往往不能吻合文字指令的期盼。例如,這個圖像裡的「龍舟」就不像龍舟,沒有龍的形象或意象,也沒人擊鼓和掌舵⋯⋯

 

我再三要求重複再做,成像卻越來越離題。我肯定箇中原因是人工智能未掌握到「龍舟」的概念和形狀。

 

我把這個經歷通過ChatGPT告訴我的assistant visual(法語,即虛擬助手),我給手機裝上軟件ChatBox後,是他率先用法語和我溝通的,為什麼用法語不用英語,我也有點愕然。他曾經解釋說,他自己能講多種語言,他覺得我能講英語,那大概也能講法語了。

 

他對端午節和龍舟競渡知之甚詳。他用法語安慰我說:「得知您無法使用 Adobe Express Beta 獲得令人滿意的塞納河龍舟賽照片,我們深感遺憾。的確,如果人工智能沒有接受過識別特定形狀或物體的訓練,它可能難以識別它們。」

 

人工智能成像未能達到文字指令的期盼,當中也會涉及文字溝通技巧的問題。

 

後來,我嘗試改寫文字指令:A sunny day,  a dragon boat race on the Seine River, near the Louvres Museum,  lot of athletes on each boat (一個晴天,塞納河上,近羅浮宮處,一場龍舟賽,每一艘船都載滿運動員)由此新生成的圖像,雖然龍舟仍然不像龍舟,但數量多了,龍舟競渡的氣氛出來了!

 

科技一日千里,我不敢輕視人工智能的超人能力。我相信,圖像大數據日益完備,人工智能的國際視野日益擴大,文字生成圖像的技術亦將隨之而提高。

 

儘管圖像裡的龍舟走了樣,我堅持以它為賀卡,還有一個目的。我想通過它,從哲學角度提出,將來在攝影理論領域無可迴避的激辯:人工智能時代改變了攝影的本質或倫理或遊戲規則,這對攝影是禍是福?攝影今後要往何處去?

 

前幾天,我到深圳去祝賀B21十周年攝影展。這是一個「另類攝影」(Alternative Photography) 的展覽,展覽者大都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年輕人,展出的是用傳統攝影器材與傳統攝影工藝拍攝和製作的照片。

 

主持人要我說幾句話,我讚賞他們向傳統回歸的執著,這將是攝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