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盛宴」

 

網絡的「奇跡」

 

『中國當代短詩選』後記

  

 

  這是一場詩歌的“盛宴”。

  不在於多麼豪奢,多麼鋪排,

  而在於各大菜系悉數登場,品種豐富,色彩鮮亮,味道十足。

  多為老百姓的家常菜,也有少許的鮑魚海參,可能還有一點風味西餐。

  

  這是一場詩歌的“較量”。

  各種風格流派的較量;情感、技巧、智慧、實力的較量;

  不同地域、職業、性別的較量;名家、新人的較量;

  一場沒有輸贏的較量。

  

  這是一場詩歌的“合唱”。

  東西南北,兩岸三地;

  30多個省市,10多個民族,數百位詩人;

  老中青少,高中低音,美聲民族通俗;

  大合唱,小合唱,在中國文壇發出屬於詩歌的“異響”。

  

  這是一次網絡的“奇跡”。

  開放的選稿方式:網絡徵稿,網絡評稿,網絡定稿,網絡聯繫出版,

  網絡發行,甚至連封面設計也通過網絡徵求意見。

  真是奇妙的網絡,“一網打盡”詩壇萬千氣象!

  

  真誠感謝蔡麗雙女士為本書題字,譚旭東先生為本書作序,張艾子先生為本書出版奔忙!

  真誠感謝各位特邀顧問為本書出謀劃策,吶喊助威!

  真誠感謝全國各地數以千計熱愛詩歌、忠誠詩歌的詩人朋友!

  

  正是由於你們的鼎力支持和參與,這場詩歌的“盛宴”才會有滋有味,令人齒頰生香;

  這場詩歌的“較量”才會有聲有色,伯仲難分;這場詩歌的“合唱”才會聲情並茂,餘音繞樑。

  願詩歌的“奇跡”永續!

  願詩歌的友誼永續!

  願詩歌的精神永續!

  

  

 (附錄兩篇) 

選家的認真和公正

 

王邇賓

  

  金殿國先生最近主編了一部《中國當代短詩選》,反響良好。這些年,這類精選、年選,我買了一些,以淺陋所及還不曾看到有幾部喜歡的選本。這一部則不然,書中有不少我喜歡的好詩,比如任先青的《雨夾雪》,唐朝小雨的《燕子》。其他好詩多多,我不想一一例舉了。

  好詩在民間,這話通過這部詩選給予了印證。因為據我所聞,有些作者長年不向報刊投稿,他們留下自己滿意的作品,參加各類詩賽,以圖物有所值。另外也有其他原因不愛向報刊投稿。因此說,許多好詩往往在作者手裡、在全國各類大賽獲獎的作品裡,並不一定在報刊上。眼下許多選本為了省事只從部分報刊上選詩,以偏概全,也就是這個原因。

  金殿國先生與詩壇少有牽扯,所以選稿既無門戶之見,也不左顧右盼,更不“任人唯親”,能做到以詩選詩,而不是看人選詩。這也是這部選本能夠達到較高水准的一個原因。

  當然選家的詩觀決定著選本的方向及其水準。金殿國先生是一位做事認真而有見識的選家,他有自己的詩美追求,一大批詩歌的落選,足以見證他的膽識。

  他提倡短詩,當然不是說把詩寫得短即可以了,而是說把詩寫得精粹才是好詩,精粹到每一詞、每一句、每一段,多一詞一句都是詩中的灰塵。不知道我這樣理解書中的好詩對不對。

  

  王邇賓,現居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山東棗莊。出版過詩集《薔薇歲月》、《繆斯的琴》、《熱血》、《熱土》。詩集《魯南紀行》獲山東省第九屆對外傳播獎。

  

  

性情.心志.哲理.人生

 

序金殿國主編《中國當代短詩選》

 

譚旭東

  

  山東詩人金殿國選編了一本《中國當代短詩選》,囑我寫個序言,我很樂意,也感到榮幸。

  金殿國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攝影家,曾經出版過攝影詩集《走過一百座城市》,也主編過校園文學選本,都很有影響。現在他來選編短詩集,是他又一次為詩歌盡力。他一直倡導短詩,也致力於短詩創作,從他的作品裡看得出來,他是很善於用短詩來表達情感,也很用心於短詩藝術的創造的。

  《中國當代短詩選》共收錄了380多首短詩,作者分佈在全國各地,可以說基本上反映了當代短詩創作的面貌,也體現了選編者開闊的視野和包容的胸懷。這本短詩選裡,有不少是詩歌界的名人和實力作者,如山東的任先青、雨蘭,浙江的梁臨芳,安徽的孫淮田,上海的桂興華、北京的大衛、陳立紅,廣東的白炳安、龐清明,四川的譚清友,貴州的郭思思,湖南的海葉,甘肅的姚學禮、李繼宗、師榕、任隨平,香港的蔡麗雙、台灣的台客,等等,他們要麼是詩壇的老將,要麼就是活躍在各詩歌刊物上的中青年詩人。也有一些是活躍在網絡上的詩人,因此也有很多的是新人新作,我覺得這樣來編選本,比那些只收名家舊作的選本更有意義,因為它起到了扶持新人,展現最新創作態勢的作用。

  這些短詩有幾個重要特點:一是題材很廣泛,內容豐富多彩;二是展示出了各地詩人不同的創作風格和藝術追求,表現了當前詩歌創作的多元化趨向;三是顯示了選編者的藝術定位;四是堅持了藝術原則。

  短詩自然屬於詩歌,因此詩歌的一般性特徵都應該有,但短詩之短,又是一個特點,因此以短見長,或如何短而精,這就是短詩藝術的獨特之處。如果短詩不能展示詩人在極其短小的語言空間裡的寫作智慧,那麼這短詩也就不成為短詩,充其量不過是縮小了篇幅或行數的平庸之作罷了。我理解的短詩,應該是“言簡意賅”,“言有盡而意無窮”,“以一當十”,“窺一葉而知秋”或“滴水見陽光”,而且短詩最應該見性情,述心志,通哲理,蘊人生。寫短詩有很多好處,一是培養語言敏感性,二是培養寫作的信心,三是感受語言之美。很多優秀的作家都是從寫短詩起步的,如五四時期的胡適、郭沫若、朱自清、俞平伯、宗白華和冰心等,都是從寫小詩、短詩開始走進文學世界的,而他們最早的短詩又是最能展現他們的天性和才華的文字。因此,即使對很多長詩、史詩懷有敬意,也一直不敢忽視小詩、短詩。

  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詩壇就悖論重重,一方面創作與發表發生了激烈衝突,愛詩寫詩的人其實很多,但出版詩集和閱讀詩歌的讀者似乎越來越少;另一方面,詩人很虔誠,詩評論家很霸道,詩歌界流派風格多元化,但互相都難以包容。因此,說起詩壇,大家都喜歡用一個“亂”字來嘆息。其實,對詩歌的追求本來是無功利性的,既然是為了詩美,何必追求社會站位?!所以一切非藝術的論戰都是沒有價值的,甚至只會降低寫作者的身份和人格。從這一點來看,我很敬重金殿國這樣的愛詩者,我也相信入選此書的詩人有著無功利的詩美追求。

  總之,《中國當代短詩選》是一部值得關注的短詩選,它的出版對於詩歌創作的發展與繁榮一定會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大家都來做有益於詩歌的事,那麼詩歌創作就不會低迷了;如果大家都以寬容之心來對待同仁,那麼詩壇就會更加和諧而清潔。

  願《中國當代短詩選》得到廣大詩人和讀者的認可,也得到入選詩人的看重。我本人以此為榮耀,也衷心感謝金殿國所做的選編工作。

                                                                 

     (作者係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著名文學評論家。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兒童文學博士學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目前中國最活躍的新銳批評家和青年兒童文學學者。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團委副書記,現在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任教,工作於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博士後流動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