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淚水中成長,在親情裡翱翔

『中國當代親情詩文選』後記

——從編書說開去

  
  http://h.hiphotos.baidu.com/baike/c%3DbaikeA2%2C10%2C95/sign=a6d887cfc3cec3fd9f3ef024bfe3b17e/d1a20cf431adcbef69c30405acaf2edda2cc7cd98d10bf01.jpg
  

編書實在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這不是矯情。說為“名”吧,有點兒,但也僅限於這千兒八百人的圈子;說為“利”吧,讓了解情況的人笑掉大牙,我不知有多少人能夠利用這種“手段”賺個“盆滿缽滿”?希望有人能拿出具有說服力的案例。同時你還要頂得住非議和誤解,再倒貼上金錢和時間等等,真是何苦呢?

 

牢騷歸牢騷,內心裡我感覺一萬個值!就像有人喜歡收藏一樣,編書何嘗不是一種收藏?我收藏了美文佳作,收藏了友誼真情,也收藏了千姿百態的人生。收藏會上癮的,編書也是,有人對此很不屑,認為是“小兒科”的事情。我對文壇上的是非爭議從無介入,內心極端看不起那些坐而論道卻又無所作為的人!正常而具有建設意義的評論、爭論、議論是需要的,但那些以吸引眼球為目的,胡說八道、捕風捉影的“文壇看客”有什麼資格對別人評頭論足、指手畫腳?不理他也罷。

 

1989年一路“編”來,至今也編了20餘本書,但只有這本書讓我最珍視、最動情。曾經為編書而編書,往往被目的先行、追求裝幀等“形式感”所束縛。所以很想編一本大多數人喜歡寫、喜歡看、“接地氣”而更具“內容感”的書。在選稿的過程中,我經常淚流滿面,能不能打動我是入選的首要條件。當然由於本書面對的讀者多數是職業院校的學生,特別感動人但過於傷悲或有其他不適宜的作品沒有選入。

 

由衷感謝八十五歲高齡的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為本書題寫書名,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譚旭東教授為本書作序;由衷感謝台灣著名詩人、編輯家台客先生,香港著名女詩人、書法家蔡麗雙博士不求回報的鼎力支持;由衷感謝編委會每一位成員,你們用精短的文字賞析點評,錦上添花。

 

親情無處不在,親情所向披靡!感謝海峽兩岸數百位作家、詩人踴躍來稿,從十幾歲的中學生到八十多歲的耄耋老者,他們用真誠、樸素和真實的語言抒發著心底最滾燙的情感、最無奈的傷痛、最美好的回憶。

 

  我們被親情滋養,我們又用親情滋養親人。拒絕虛偽和矯情,拒絕華麗與技巧。我們真心希望這些被親情浸潤的文字能夠植入讀者心裡,疏鬆那些板結而貧瘠的土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在淚水中成長,在親情裡翱翔!是我們的奢望,也是我們的追求。  
                                        
金殿國于2014年父親節

 

附:譚旭東教授序兩岸競筆寫親情——序『中國當代親情詩文選』 

譚旭東教授序 

兩岸競筆寫親情

  ——序『中國當代親情詩文選』

 

 (北京石景山區譚旭東教授,湖南安仁人,現居北京。詩人,作家,評論家。

已出版詩、散文、童話、寓言和理論著作60多部。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金殿國老師給我電子郵件,囑我給他主編的『中國當代親情詩文選』寫個序言。我欣然應允,且深感榮幸。去年,殿國老師就在博客上發起了徵稿,受到了各方面的回應,很多詩人、作家都把自己的作品發給他,經過認真的篩選,現在書稿擺在我的面前,而且,不久,讀者就可以讀到。

 

親情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誰不愛自己的母親、父親,誰不眷戀自己的家和故鄉?無論是在中國文學裡,還是在外國文學裡,親情都是眾多詩人、作家認真書寫過的。很多詩人、作家最動人心弦的作品要麼是寫親情的,要麼是寫愛情的。親情和愛情不只是主題範疇,也是文學創作的原動力。如德國詩人海涅,就寫過《致母親》,意大利詩人維瓦爾迪就寫過《母親,我沒有忘記你》,美國詩人奧哈拉就寫過《給已故的父親》,危地馬拉詩人阿斯圖里亞斯就寫過《母親》;唐代詩人孟郊的名篇《遊子吟》,現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和詩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褓姆》都是書寫親情的名篇,收進了語文教材並得到了廣泛認可。而當代詩人、作家寫過親情的,更是難以勝數。收入此書的季羨林的《賦得永久的悔》,多年前我就讀過,非常感人,中學教材也選用了。台客的詩《啊,那個叫家的地方》十分動人,是情真意切之作。

 

『中國當代親情詩文選』是質量上乘的選本。進入這本書的有不少是名家,如在詩選裡,台灣詩人台客、傅予、香港詩人蔡麗雙、孫重貴等都是我的老師,我讀過他們不少作品,也很喜歡他們的詩歌風格。大陸詩人裡,任先青、金殿國、重慶子衣、李成恩、馬啟代、向天笑、雨蘭等,我都熟悉,他們都很有實力的,經常在各地詩歌刊物和綜合性文學刊物上露面,有的還是我多年的詩友。在散文選裡,很多名家也在列,如台灣的台客、曾尚尉、丘孔生、沈立、子青、岳宗和郁馥馨等,還有大陸的季羨林、金本等,當然,也有很多新人新作,因此這本書既是名家薈萃,又是新人雲集,顯示了大陸和台港詩歌、散文創作的風貌,展示了兩岸文學交流的熱能和豐收效應。當然,從這個選本,也可以看出殿國老師作為主編的眼光、胸襟和氣度。現在,各類文學選本很多,但經得起閱讀的並不多。除了主編的標準有偏移外,還有主編的眼光。殿國老師的視野開闊,對詩歌、散文創作態勢把脈得比較準,而且也熟悉很多詩人、作家的作品,加上願意扶持新人,因此,這本親情詩文選就別具匠心,頗有風範。

 

現在,從大陸和台港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來看,無論是詩歌創作還是散文創作,都普遍受到了電子媒介的影響。電視、網絡和新媒體改變了文學創作、傳播和閱讀的方式,讓詩歌和散文從紙質媒介走到了紙媒和電媒互動的平台,但就創作本身來說,它原來的尺度還是沒有變。詩歌也好,散文也好,它們的主題內涵可能在變,但寫作的審美尺度是恆定的,即人們試圖通過文字世界來建構審美空間,又通過文字這個審美空間來建構人的精神世界的基本價值追求,還是沒有變。所以,無論詩歌寫作,還是散文寫作,最基本的審美尺度和價值標準依然在規約著寫作者,依然在吸引著讀者,依然在推動著文學世界在前行。

 

應該說,這本親情詩歌散文選就堅持了審美標準,體現了寫作者最基本的價值追求,也召喚著讀者去追求美,創造美。同時,這本親情詩文選也顯示了各位詩人、作家在現實生活中的本真、質樸的姿態和品質。

 

好詩、好文在民間,好的選本就要善於發現這些在民間的好詩、好文。我所敬仰的教育家顧明遠教授為這本書題詞,令人鼓舞。顧老師深情獻雅墨,兩岸競筆寫親情!我以為『中國當代親情詩文選』雖不可能全面收錄中國當代優秀的親情詩文,但它卻把樸素、優質、感人的詩文獻給了讀者。從這一點來說,殿國老師是可敬的。我也感到榮幸,自己寫的詩文收入其中,希望大家多多批評。也期待讀者喜愛這本書!

                           2014年仲夏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