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華人的新家園

 

    由早期的西貢、嘉定、同奈立埠的三百多年歷史中,華人集聚在堤岸自成一個華人社會。後來九龍江平原各省也相繼開埠立市,由于經營上的需求,又為避免舟車顛簸,華人也開始遷居到下六省,但堤岸仍然是華人同胞的經濟、文化中心。

    華人生性勤儉克苦、團結好義、著重倫理道德、偏向儒家思想,但信仰各異。華人文化根深蒂固,由早期的華僑、華裔移民到現在的土生土長;由客住觀念到今日落地生根,有賴早期華人先民在客觀的環境中不斷地奮鬥、英勇地接受生活挑戰,才能創造、建設,給下一代留下美好、安逸的家園。

    華人先民在堤岸開埠立市期間留下的經濟成果、文化遺跡普普皆是。我們先到陳興道第五郡公安署對面,首先入眼的是明鄉會館,到巴迫街就看到海南會館和附設的海南學校(陳友莊)。沿陳興道下到浸油區,過了和平市不遠就見到崇正醫院(現改為堤岸整形中心) 。我們到阮豸街馮興市就見到霞漳會館和坤德(進德)學校,過了朱文廉街不遠就是幾家同鄉會建起的小學,如鶴山、番禹、平善等。到了阿婆廟就是穗城(廣肇)會館和附設的穗城(麥劍雄)中學。沿路而下是關帝廟(借富廟)是義安會館和義安小學(明道學校)、崇正會館、正義小學和對面的新越學校。我們走過阮智芳街見到阮智芳醫院(廣肇)、走過阮豸街中段見到阮豸醫院(福善);還有安平街的安平醫院(六邑)和安東市後面(雄王大道)的海南醫院(現被徵用作藥廠)。再沿阮豸街直下到陳平重街口是中法學院。

    我們再繞一趟熙熙攘攘的馮興街、海上懶翁街角,見到二府會館和附設的陳佩姬(福德)中學,回到中藥味繚繞於空氣中的趙光復街則見到三山會館和老子街充滿華人風味的溫陵會館(觀音廟)。我們也記得各會館週邊民眾的住戶都是華人的幫產。其他還有不少私人或團體的文化傳承機構,正如第十一郡李常杰大道的遠東中學、廣雅中學、羅笑區的花縣中學;阮志清街的啟秀中學、林威廉英專、嶺南中學、啟智高級中學、六叉路的鳴遠中學(現為經濟大學)、阮智芳街的陳開源中學(英德)、阮橫街(陳富街)的國民中學(現遷到阮文騰街的黃建華學校) 。我們也不會忘記一座在人來人往,安東市右側的知用中學(李鋒)和第六郡比較安逸的繼善與新會學校。至於第十一郡羅笑區在七十年代又建了後江中學(屬義安會館)和復興小學(屬穗城會館) 。華文報紙則有遠東、亞洲、成功、新越、論壇、大廈、國際、越華、新聞、人人、光華、奮鬥、萬國等十多家,迅息快捷,精神糧食充足。其他基督禮拜堂、廟宇、佛寺、齋堂、廟堂等在堤岸散佈均宜,尊重居民信仰。

    上舉都是華人文化、信仰、教育、保健和精神糧食的團體與機構。華人除了生有所學、老有所寄、病有所療外,其百年安息地有廣肇義祠、福建義祠、義安義祠、崇正義祠和海南義祠,都是五幫先民購地興建的。

    堤岸地理位置南界雙重河、北壤新平郡、東望西貢第一、第三郡,西向平政、隆安。堤岸擁有第五、第六、第八、第十和十一郡與毗鄰各郡一小部份的土地。堤岸是食的天地、茶肆、酒樓、餐館、飯店、娛樂場所隨處都有。堤岸也是華人工商業、小手工業、小商販發展的盤地;並以第五郡作為經濟樞紐、文化中心。

    一九七五年解放南方、統一國土後,政府頒發土地改革、工商業改造,所有土地產業由國家統一管理;又實現民族大團結,華人獲政府正式認同,列入五十四個民族的大家庭中,成為不可分割的國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為安散文集《堤岸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