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一)五十年來的華人文化

 

  堤岸華人文化由歷代先民生活習俗中遞嬗發揚。廟宇學堂、宗祠、樂社、報社、文社、武館就是文化薪傳的搖籃。尤其在二大戰前後,中國沿海各省不少華人到越南來避難或定居。這些後期的移民中,不少是受中國“五四”運動影響的知識份子。他們定居下來後,為了維護傳統文化與民族尊嚴,而配合了早期華人華商在居留地擴建醫院、發展教育、推動文娛活動。

  當時堤岸五幫會館都有自己的醫院與學校,其他私立學校也有十多家;華文報由初期的一兩家,到了七十年代初,就增至十四家之多。又為服務各時節與業餘娛樂,民間也設立了歌劇社與武館,作為青年人消遣的地方。最具傳統色彩的是每年春節前後,各武館的獅隊都嚴陣以待,隨時為群眾服務。而各樂社、劇社也為初春助興和元宵節唱戲而忙個不亦樂乎。元宵節.是深厚的傳統慶典,各會館除了舞龍舞獅、表演武功外,有的會館也搭起大棚戲台來演戲酬神、服務群眾。

    堤岸華人不但著重傳統文化薪傳,也特別重視華人文學發展。堤岸可說是華文文學的搖籃。半世紀來培育不少以華文創作的人才。這些作者還在學校的坐椅上就給當時各大報社的文藝版投稿,在這些版位上成長。在今天散居在各洲陸上的堤岸華人,他們在各國華文刊物或華文報社都有肯定的地位。記得當年新越報總編輯張俊英和文藝版編輯鄭莉莉,每年在鳴遠中學校址舉辦一年一度的編者作者聯歡晚會,進行文學交流;而其他華報也時常舉辦徵文比賽、選拔人才。由60年代到70年代間堤岸文社、詩社就有八家,出版十七、八種綜合性的刊物。是為越華文學早期作品。

  1975年4月30日越南南方全部解放,山河一統,因為客觀環境使然,堤岸華人學府停辦、華文教育解散,華文報社停版。當時唯一能維持給華人訊息的有胡志明市(由西貢堤岸、嘉定省合併)黨部的一份華文版西貢解放日報。當時堤岸文化界大半出國定居,留下來的都為適應新環境而籌謀。至令堤岸華人文化一時陷入伏蟄狀態。

  1985年國策維新、經濟開放、外資引入。當時到越南來投資設廠者多是港台、星馬、泰菲和中國工商業家。他們的溝通語言是華語,而華語剛獲國家承認為越南民族語文之一。國家准許華人子弟在學好越文的基礎上可以兼學華文。于是1990年間統計堤岸就有十三家華文中心。也為符合時代需求,同時也獲得市府的批准,撥出舊義安中學的校址,成立市華文教育輔助會,並由該會配合市教育廳給各華文中心的老師進行兩年的業餘培訓,經費由各華文中心董事會輔助。

  1990年6月隨社會環境改善與政策放鬆,華文西貢解放日報開闢了“桂冠文藝”華文文學專版,鼓勵讀者參加寫作投稿,同時也成立了“文友俱樂部”給青黃不接的越華文壇土壤灌溉、加上新的養份,輔助越華文壇的茁壯。在新機遇中,各華文中心的董事會鼓勵學生寫壁報,投稿給華文西貢解放日報的“少年版”和由市文教輔助會資助出版的少年叢書(現改為萌芽叢書)。

  不久,在市各民族文學藝術會的協助下,華文文學會成立,越華文學藝術季刊出版,帶動了胡志明市鄰近各省和九龍江平原各省的華文文友、華校師生參加寫作、投稿,也通過華文西貢解放日報頻頻舉辦徵詩聯,徵文比賽,鼓起一股華文寫作熱潮,結束了越華文壇的冬眠時期,迎來新旭光。

目前在市各民族文學藝術會直轄下有華文文學會、古詩會、美術會、書法會、攝影會、龍獅會、文藝會、潮粵劇團、新舊樂社,都由堤岸華人組成的。堤岸華人文化在市文學藝術聯合會的關心、協助下能保持傳統,繼續發揚。並且可以與其他民族之文化交流學習,融洽在越南五十四個民族的文化巨流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為安散文集《堤岸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