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一)半世紀來堤岸華人經濟慨念

  

    堤岸華人個性忠厚樸實、節儉不奢,百年來只求安居樂業,以小買賣作傳統性的延承,極少關心到經濟的發展。尤其是二世大戰前後,民生困苦、經濟不振。到了1960年,西堤經濟開始受到國際貿易和美援的刺激,才開始發熱。由1965年至1975年間,為堤岸華人經濟發展高潮,工商業蓬勃、百商起步。當時堤岸華人經營的行業如大小五金、玻璃、塑膠、紙業和其他傳統性的谷米、紡織、皮革、天然橡膠都一帆風順。

  1960年堤岸華人涉及外資最大的企業有越南紡織廠、越美紡織廠,中小企業有東亞紡織廠、聯芳紡織廠、成功紡織廠和振亞、合成針織廠。化原廠有同奈的鹹氯公司、大同公司,調味食品業有天香和味豐食品公司。這些公司的產品除了供應南、中區各省的需求外,也外銷到柬埔寨、寮國、泰國和緬甸。這些工廠的工作母機和其他機械設備都入自日本、德國、英國、台灣和印度等國。

  也同在這一個時期,經美援的大力推動下,為實現農村機械化,堤岸華人商會通過美援署的支持,首先入口一些小型的日本拖拉機、犁田機。但這些由七匹到十匹馬力的手推犁田機只能在中區高原和一些偏僻的山丘操作外,不適合廣闊的九龍江平原和中區平原。後來商會又入口英、美四輪犁田機,都在十五匹馬力以上,取替了小型犁田機。

  與此同時,九龍江平原以外多屬水草沼澤地,積水深度不均衡,深淺不一,非經改造不可種植,於是當時用在抽水機和農村水道安裝在舢板上的電油機;自四匹馬力到十三匹馬力都是自美國入口的。從此農村家家戶戶最基本的都有一台抽水機,這一台機可以拆開安裝在木舢板上,就可以運載谷米,開通了農村水道與市鎮的交易。也為激發窮鄉僻壤區域在農作上的發展,堤岸華商通過入口公司又大量地入口小型的家用磨米機,那時的價錢約一百萬越盾一台,每小時可磨三百公斤白米,高速度可增至三百六十公斤。讓每個農戶都可以在收成後,載回家中就可以磨出白米來服務本村的需求,淨餘的才賣給谷米仲介商。不久,日本SATAKE磨米機也參加了越南市場,並以每小時4公升為號召,與早期打開市場的NODAYAMAR競爭得相當激烈。

  也通過農村機械化的影響,堤岸華商在邊和與嘉定省內成立了三大農機裝配和生產零件的工廠。VINAPRO公司得到日本YAMAR公司的後盾、VIKYNO公司得到日本KUBOTA公司的支持、

NAKYCO公司則得到日本NODA公司的贊助、各展所長,為當時農村社會機械化加強了推動力。

  順著社會經濟發展與民生需求量,當時工業用的大小電機(摩打)入口自日本、台灣、芬蘭、印度;而動力部用的發電機、海運用的船機、化工廠用的烘焊、蒸氣機則來自德國、日本和美國。中小型的柴油機則以英美、日本和印度居多。

  紙業最大的入口國是台灣、日本和英國,高級紙皮板多數是入自芬蘭和英國。各類瓷盤瓷碗、瓷碟和衛生間用瓷是日本和英國運來的。當時最大的三夾板供應商是台灣和菲律賓,光管和燈泡則由台灣一手包辦。其他個人用機車是德國市場,1962年開始,日本的個人用機車開始湧入越南南方市場,令德國、意大利機車商行措手不及。跟著家用的電冰箱、電熨斗、電飯鍋都來了,把歷來荷蘭“菲力”產品擠出了邊緣。

  由1965年到1970年間,是農村機械化最普遍的一個階段。我時常陪著日本技師到各窮鄉僻壤去教導農民運用和保養各類農機,花了五年的時間由九龍江平原到中區的芽莊、綏和、邦美屬、歸仁、平定、廣義三岐、順化和廣治各省,到處都受到農民熱情協助,為當時農村與各大城市的經濟,拉上緊密合作關係。

  1975年,南方全部解放,全國統一。是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黎明前,通過社會制度的改變、通過土地改革和新移民政策,至令南方的農村與城市都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南方經濟一時現出低潮。而堤岸的經濟也受到打擊,大家都以觀望的態度等待。

  1985年國策維新,市府鼓勵生產,引進外資、換新設備、啟用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促進國際貿易。農村有了“勸農會”、城市有了“技術培訓班”,南方經濟冬眠期結束,小手工業復蘇,逐步帶動其他工業的發展。於是西貢堤岸恢復了經濟潛能,小手工業很快上位,皮革業和其他人造皮、鞋業、紙業、塑膠、成衣、布料、電子用具都有了市場。

  二十年來,堤岸在特殊的環境中,得到傳統性的延承,在國家的扶助下,一些中小企業都成長,產品質量不斷地提高。2004年,市府評選“市百家主力品牌”中,有七家是華人企業,“十大傑出青年營業家”中,華人占了三位。這都是堤岸華人新一代的繼承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為安散文集《堤岸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