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_1
butt_2
butt_3
butt_4

 

        

 

古詩吟誦的菊花   

吟出養生妙品

  
    明代養生學家陳詩教,在家養病時深得賞花之樂,而使病體漸癒。因而廣搜博覽關於花的傳說,羅列歷代愛花、吃花、種花者的故事與藥方,編成[花裡活]一書。書中一則:<晉代陶潛愛菊,嘗對花命酒獨酌,吟賞經日>。足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千古名句的靈感泉源。

    古今愛花、種花的人很多,而吃花者,也大有人在,赤將子輿,黃帝時人,不食五穀,啖百草花。又明代鐵腳道人,嘗愛赤腳走雪中,嚼梅花滿口,和雪咽之曰:<吾欲寒香沁入肺腑>

    菊花作為食用,源遠流長。[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藥圃記]<在藥品為良藥,為蔬菜是佳蔬>之稱。[東坡雜記]亦有<菊黃中之色,香味和正,花、葉、根、實皆長生藥也>的記載。而[太清靈方]也介紹用白菊花二斤、茯苓一斤,共搗為末,每服二錢,溫水調下,日三服。主治頭眩,久服令人好顏色不老。現代高血壓患者,更應一試。

    現代化許多現象,實令古人低徊之餘,唯有三嘆無奈!古人吟誦之餘,惜為珍品的菊花,[神農本草經]將它列為上品,謂<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君不見中國大小城市,用無機化肥土,栽種大量的黃白菊花,節令、盛典、新年,裝擺滿城菊花,節日過後,棄之如垃圾。繁榮背後,環保意識薄弱,多少古人視為自然珍寶的東西,現代人卻認為無經濟價值,廢物處理。

    菊花可供觀賞,可入詩,可烹製多種菊花餐、菊花茶等,助益食療,而其藥療應用亦廣。

    菊花清熱、平肝、明目、疏風、解毒。主治:外感風熱、頭痛、頭昏、眩暈、目赤、高血壓病、疔瘡、腫毒。

    治外感風熱,頭昏痛等,可用菊花飲。治頭目眩暈,偏正頭痛,目赤鼻塞,可用菊花調茶散。治風熱,目赤多淚,可用白蒺藜散(含菊花)。治肝腎陰虛的目昏暗,可用杞菊地黃丸。

    外感風熱多用黃菊花,清熱明目和平肝多用白菊花,解毒用野菊花,而野菊花本身即有小毒,故用量不能過大。

    現代藥理研究,菊花能降低血壓,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慢心率,加強心肌收縮力。

    而李時珍說菊花<利五臟,調四肢,治諸風頭眩>,短短三句話,概括了古今藥理病理的一致,其妙在時空的差距,也是中醫之妙!

    菊花中含有揮發性精油、膽鹼、維生素AB、氨基酸、黃酮類、菊甘等。而歷代養生學家的長壽方,大部分都有菊花的份兒,古今都說明菊花有抗衰老的作用。

    [荊州誌]記載:<縣北八里有菊水......水極甘馨......飲此水,上壽百二十、三十,中壽百餘,七十者猶以為夭>。而蘇東坡講的養生故事:<舊說南陽有菊花,水甘而芳,居民三十餘家飲其水皆壽,或至百二三十歲>,可能此典故也。

    古詩吟誦的菊花,不但生長於熱帶地方,寒冷地帶也能生長,可見其生命力之頑強。金‧元好問的[為鮮於產魯賦十月菊]<秋香舊人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苦留客,衰遲久已避梅花>

    [本草拾遺]說菊能<染髭髮令黑>。而有<山中宰相>之稱的養生學家陶弘景,謂菊主治<風眩,令頭不白>。故菊花不僅是養生上品,它還是一道美容妙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