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火燒中山門

 

  中山門是座落第五郡何宗權街頭段,樂聲戲院一帶。由鴻龐大道邊直落阮志清街角東川茶家。這裡五十年代前有一家中山戲院,故名。何宗權首段由鴻龐到新成街是新舊鐵料、建材,運輪車、輪船彈簧、鏍絲配件等供應市場。中段由新成街到阮志清街段是一個相當活躍的市集,供應了整個區域的日常生活必用品,包括生熟食物、變製食品和各類蔬菜、果實、成衣布料等。尾段是直通到二月三日街,這一段民宅居多,食物店小買賣也不少。

  中山門西靠“丐梅城”,這一帶在五十年代還是很荒蕪,雖然遠遠有一處小橋流水人家,但還是沼澤湖水遍遍。北面是織籮區,販賣籐、篙、竹篱、竹篩、竹籮、那茅的民區。東西接近新馬路和白鐵街市一帶,南面過了雄王大道就是堤岸車站,居民占百分之九十為華人勞動階級,住的是四級以下的茅寮居宅,像打亂樁般地穿插延伸在一些大巷小弄中。當時二世界大戰結束不久,人民的生活尚未安定,地方政權握在一些權貴手上,勞動者被壓迫、奴役、剝削,且生活在連年發生火災火警的社會中,家家自危。後來有一天,一把火把中山門附之一炬,災區延至百戶,勞動人民幕天席地,生活更為艱苦,政權的賑濟力是有限的,當時全靠一些教會等慈善機構發動救助,把災民先遷入公社、廟堂暫時安定下來,逐步爭取各方的援手、協助災民重建。

有關“火燒中山門”事件,當年民間輿論紛紛,據說有某權貴得到法國的援助,入口了大批鋅鐵,一直不能銷出,呼籲人民把茅寮拆去,改建鋅鐵木屋以防火患。但當時的人民生活還是日不保夕,那有錢去建新屋?於是權貴買人縱火。當時西堤火警,民間傳為“無牙老虎”,中山門也逃不過惡運,到底還是被祝融光顧了!

中山門事件在政權的解釋是因為社會環境落後,油電供應不足,白天民間煮食多用柴乾、谷糠、木梢,晚間家家都用油燈、燭炬。這些惹火的東西,一不小心就難逃惡運!當年與中山門有同等命運的有“森焦市”、“棋盤村”、“左關民區”。其他第六、第八、十一郡都先後發生火災。且多發生在年底或初春之間。最悲莫過家家戶戶祭灶準備迎接新年的時候,一把火讓人們呼天喚地也無助,新春在幕天席地中消沉失望;有的歡歡喜喜地過著一個快樂的新年後,遭祝融造訪,連最普通的窩居也付之一炬!

時至今日,中山門已經邁過二十一世紀,“火燒中山門”只存在六七十歲以上的人記憶中,當年重建已經半世紀了,這個社區除了三五十家新建築取替外,一切仍然當年的模型沒有多大的改變。惟人民的生活日漸充足,尤其是一般年輕人,受到附近新成街市、謝淵市、阮志清和平西市集的影響,脫離了守株待兔的舊框框,跑出社會來,各據本身技能創業、建業。如今,無論在塑膠業、五金建材、電機電子、沖擊工業都少不了中山門新一代之驕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為安散文集《堤岸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