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 半世紀前堤岸華人教育

  

    半世紀前,堤岸華人的教育純屬自發性。當時的五幫(廣肇、二府、義安、崇正、海南)都有自己的學校。惟當時人民的收入很低,生活艱苦。一班勞動階級收入更低微,要供給子弟入學讀書,可也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故當時貧家子弟申請不到本幫的助學金,惟有望門怯步罷了。(當時華人子弟要申請入公校讀書,不是因制度的限制也會受到語言的阻隔。)所以當時華人子弟失學率很高。

  自二戰結束後,堤岸社會穩定,經濟開始發展,人民的生活好轉,一般普通家庭都能夠給子弟進學校了。當時在二戰期間由華遷越的學校(據說知用、嶺南、國民三大學府是在二世界大戰期間遷越的。)學額頻頻增加而刺激了各幫校的擴充與加建,由小學增辦初中,有了初中加辦高中。當時的師資都是聘請來自中國、香港和東南亞各國到越南來避難的學者,這些新移民都有肯定的學位,是標準的師範人才。各校在他們精心的輔導下,華文教育水平逐步提高。當時家庭富裕的學生,只要拿到高中文憑,都有機會到香港、台灣、星加坡或歐美各國去留學。三五年後畢業回國,就可投入一些外資大工廠、大企業當工程師、技師、工廠管理、商貿專員;而一些讀師範的,就及時補充上各高學府的教席,這時堤岸的華文教育和工商業開始沸騰!

  到了五十年代後期,由于國際環境與地方客觀要求,堤岸的華校開始要教越文了。每週只加插一二節法文或英文課程;隨後政府正式頒佈法令,華校要遵從雙語教學,且以越文為主導,華文各科輔之。所以1960年以後,凡是在華校高中畢業的學生都手捧雙語文憑(越文秀才、中文高中)走出校門。這些高中畢業生如果沒有機會出國升學都可跑到社會上做事了!

  回顧五十年代前後期間,堤岸華人青年、學生生活非常純樸與規則。每天放學後,部份學生喜歡走冰室、跑食物店。當時的冰室和食物店都有區域性,成行成市的。就以梅山街蔡園冰室一帶,放學的時候,附近各校的學生如蝶群飛翔到來,白衣藍褲藍裙穿插其間,又熱鬧又朝氣;晚上,各中小學生都留在家中做夜課。小學生寫生字、寫大小楷、背書、讀問答題。中學生複習化學工程式,解三角幾何,寫週記....。每週的週日,他們才去訪友、看電影、跑書局,或是三五相邀到安東游泳池去游泳,到富林水椰村去划船。偶爾他們也會約上五七人踩腳踏車到守德去遠足、到那條果園去嚐水果。每屆學期結束,校方還會聯合學生家長給學生組團去遊小大叻、隴海、頭頓等遠程旅行,讓學生們增廣見聞、舒暢襟懷。

  半世紀前的華人青年、學生,不但好學,也喜歡運動。通過當時各校設備齊全,經過校方對各項体育、体操與童軍訓練,男女學生對各門田徑和球藝都很熟絡,一些還在校園的學生已經是出色的運動員了,所以後來他們參加了精武、勵志、義安或南菁等體育會,無論是籃球、乒乓球、羽毛球,都很快地成為基本的運動員。

  華人青年學生也很珍惜光陰,他們在工餘、課餘,常常爭取空間來自修,他們積極地學外文、學技術、學手藝、學習文房工作。他們不斷地自我鍛練,自我奮鬥,他們跟著時代一起成長。這些華人青年學生就是六十年代以後七十年代初,促進堤岸經濟發展的中堅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為安散文集《堤岸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