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承先啟後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亞洲地區影響很大,許多人都不知何去何從。有人想,唯有南洋一帶比較安全。尤其是越南,是一個最好的後方。所以當年一些華人學者、商人都紛紛由中國內陸、香港、澳門投奔越南來生活或定居;一些在外國的留學生也都頻頻回國。堤岸華文教育受到當時環境影響而呈現低潮。一些華人文教機構為應付時局敷衍了事,更談不上延承與發展。

二戰剛結束,堤岸華人經濟文化漸漸甦生、華文教育也起步,當時由華來越定居的學者與回國的留學生們都參加了推動本土華文教育,並繼承與發展。這些出身中山、嶺南、西聯的留學生和港澳在二戰期間投奔越南的學者,以及各華人教會的神父都非常熱衷於華文教育,在他們努力下,鼓起了華文教育的熱潮。於是華文教育除了在西堤發展外,也延伸到中區各省和九龍江平原、金甌海峽一帶。

可惜好景不常,正當華文教育在越南南方發展蓬勃的時候,受到客觀環境影響,也受到南洋各國和港澳都恢復了二戰前繁榮的號召,一些學者、老師都要回原居地生活而紛紛離去,形成了堤岸與各地華人師資短缺。雖然在師資遇到困難的時候,有各華文報的記者、編輯義務補充,但以西堤近三十家中、小學校對師資的短缺是無補於事的。眼見華文教育將出現斷層危機時,幸有一批精力充沛的老師,他們都受到三十年代學風的影響,雖然大部份沒有機會出國留學,但都有很高深的學養。他們及時離開廣南省會安古埠趕到各地去接軌,推動知識青年參加教育工作。這些人中有原穗城中學校長葉傳華教授、名曲“青年與青春”作者羅允正先生和他的一班朋友。

堤岸華文教育由斯時起,一直發展了二十多年,在這二十年中,不少台港師範留學生歸國。這些新的知識份子不斷地給堤岸文教接力,提高教學水平。堤岸華文高學府一家又一家地增加。不久,在安東市附近開辦了一家“致知”大學,這是堤岸首家大學。

一九七五年“胡志明戰役”解放了南方、統一國土。堤岸也像其他城市,都獲革命政權給人民進行制度改造與學習,重新安排工商業與文化教育。所有的華文學校都停辦,華文教育機構也解散。一九八五年國策更新開放,在國家民族政策的鼓勵下,堤岸華文教育很快地又根植滋生,到了二十世紀最後的幾年,華文教育正式蓬勃展開了。

如今堤岸有十多家華文中心,而各郡國家正規學校也增設了華文課程。國家大學中文系、外語系和漢語水平研究班在各大學院都有開班招生。

越南留華學生一年比一年增加,由幾千人增加至近萬;由投考廣西南寧伸展到廣東中山、暨南、福建廈門,甚至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也有堤岸的華人留學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為安散文集《堤岸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