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遞的華報

 

  華報向來是堤岸華人的精神糧食。它是訊息的媒介,對經濟發展、民生都有起重作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華報都是輸入自香港,星加坡等地。據開堤岸最早的華報是全民日報,但無法考據。然堤岸近六十年發展的過程中,華報都占了不可或無的位置。堤岸早期可考據的華報是四十年代的新聞報,由鄺老九創立。在當時環境,辦報的設備非常簡陋、缺乏工具。該報的編輯、撿字、排版、印刷皆由群益印務局一手包辦。新聞報社址設在水井頭南菁籃球場對面(安恬街永利紙行現址)。同時期有西南日報和遠東日報也雙雙發行。西南報設址在茅草及膝的墳場地區(安東市場現址)。遠東日報坐落品湖街(海上懶翁),右傍廣東街(趙光復),南望豆腐涌。這是一家銷路相當廣的華報。社長朱聞義旗下人才濟濟。主筆彭勝天、鄔增厚都是名報人。

  四十年代中期,二戰如火如荼中漫延了歐亞時,堤岸又有中國日報、和平日報、婦女報、萬國報、越南時報、自然日報和娛樂週刊應時面世。二戰結束,大夏、越華、亞洲、論壇、國際報創刊。當時不公開活動的還有人民日報和工人報(解放日報的前身)也積極活動。

  到了六十年代,成功日報和新越日報也先後以新風格發行。成功日報是客屬同胞辦的,風格獨特;新越日報是教會的報紙,著重創新。這二家的文藝版園地公開,附合當時各華校初中、高中生的閱讀趣味和筆耕的園圃。得到不少青少年文友、學生的支持、競閱。

  正當各華文報微現競爭之際,婦女報活動了一段時期後,主辦人張瑞芳因絮務解版,由萬國報主辦李秉恕接手,改報名為世界日報,成為萬國報的兄弟報。而當時中國日報因客觀環境改名建國日報,遷往洗馬橋對面與藝能紙廠為隣。後又與國際報聯合,改名建國國際聯合報。論壇報也用上新版,改名新論壇報,這時亞洲日報停版後又獲復版,並以全新的鉛字排版,改變編輯作風、手法大方、字體玲瓏美觀。

  六十年代中期,各華報除了發展廣告外,也為吸引讀者、青少年文友、學生的注意,增強小說版、大刀闊斧地將文藝版改革、擴大。原每週一版的都增為二版,原1/2的則換上一大版。為鼓起了各華校的學生參加寫作、投稿熱潮,十大華報也頻頻舉辦微文比賽,與各華校促進華文文化發展。在這個沸點中又有新越週刊、奮鬥報、人人日報、光華日報也應時誕生、參加傳媒工作。這是堤岸華報最多也最蓬勃的時期。

  在華報發展的十多年間,辦報的人雖多,立場各異。但主要骨幹還是記者、文友、學生、撿字房的工人、運紙工人、印刷工人,他們多是進步青年,都有愛國熱誠。他們伺機成熟,藉著慶祝節日或休閒期間,結隊投奔解放區,參加抗美救國行伍。

  1975年解放南方祖國統一。堤岸十多家華報都解散了,惟獨由原是工人報的西貢華文解放日報與進步辦報工人,配合北方回來的華幹,獨樹一幟地為越南統一後的解放事業繼續奮鬥,作為黨與人民的喉舌。

三十二年來,華文西貢解放日報在承先啟後中實現黨與人民交付下的重任。推動民族大團結、發揚社主義建設,促進社會公平、民主、文明和發展經濟,實踐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的時代新使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為安散文集《堤岸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