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新詩萌芽年代

 

  堤岸有新詩創作該是在四、五十年代間,由留華與留歐學生在二戰開始時回國,因感懷時局與現實社會而創作。這些作品不像胡適的白話詩,也不像徐志摩的抒情詩。它是融洽了東西方,以本土環境而寫出的作品。雖然有時也脫離不了傳統的架構,但明朗可誦。它流行在文教界,偶而也見在華文報上發表。

  恰巧那時到堤岸移民有許多華人知識界,其中具西洋學問與進步思想的人,他們設立學校、報館以推展華文文化,這些移民也是鼓勵新詩發展的人。

  當時對文教界有相當影響的是留華的鄧鴻儒、霍雯夫婦和他的一班朋友。鄧鴻儒是進步青年,回國後參加華文傳播工作,曾任邊和、平陽和下六省一些華校的校長,每到一個地方去履新,他都以當地環境創作,寫詩、作曲為地方留下好印像。他有好幾個筆名,“胡蘆”是他最慣用的一個名字。他文才洋溢,寫詩作曲外,他還是一個出色的運動員、體育高手。八十年代移居美國後,不久逝世。

  另一位是蜆港前樹人中學校長羅峰,他的詩文也不遜鄧鴻儒,可惜他的作品也不見留傳於世,常用的筆名也被遺忘。羅峰一九七零年出任堤岸平泰于飛塑膠廠廠長,約在八十年代初遇難喪生。他有一位外甥現居蜆港,是原英德中學第一屆高中畢業,曾任蜆港樹人中學教師多年。是一位最現成的歷史見證人。

至於留華西南聯大歸來的葉傳華教授,是原堤岸穗城中學校長,詩集“夜太陽”由陳明開主編。還有留法學生馬里禾也有詩集出版。他的詩作據聞有幾位文友珍藏。

上舉數人都是堤岸新詩的開路人,在他們的灌溉之下堤岸新詩逐步萌芽,但因時局與客觀環境影響,一直斷斷續續地存在,但談不上發展。

到了六十年代初,堤岸各華文報副刊都闢有“文藝園地”各華校如鳴遠、遠東、知用、自由太平洋、英德、福德、林威廉等校學生和愛寫新詩的青年工人、技師,都有機會在這些園地上施展詩才。又經過各文藝版編者對西方新舊詩作的介紹和各大書局大量入口港台、星馬文學作品,如笠、文壇、幼獅文藝、現代文學、文星叢刊、創世紀、龍族、六十年代詩選、中國現代詩選等,豐富了堤岸年輕詩人們對詩的認知,也讓他們有機會去揣摩、學習。

堤岸新詩經過外界詩作的沖擊而重新肯定了本土新詩的路向。步入七十年代初期,具代表性的新詩作者如藥河、奇異、萼綠、區劍鳴、李希健、徐卓英、荷野、杜風人、尹玲、斯冰、陳國正、銀髮、仲秋、秋夢、李志成、林松風、黎啟鏗、夢玲、春水等。當時出版詩輯詩葉不下十種,把堤岸新詩壇鼓起熱潮滾滾。

一九七五年,客觀環境影響,堤岸新詩一度低落。詩人大半出國,留下來的都為生活奔波而無心眷顧。至到一九九零年六月,堤岸官辦的華文解放日報在副版拓闢“桂冠文藝”引來舊日詩客回敘,再次泛起寫新詩的浪花。

堤岸新詩(一般改稱現代詩)在艱辛的歷程上堅持存在。經歷了十五年後的今日,堤岸新詩(現代詩)是越華文壇一組陣容雄厚的生力軍,正在逐日茁壯成長。

該組詩人第一本集體創作“越華現代詩鈔”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出版,綜合三十六位詩客的作品,由河內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第二本集体創作“西貢河上的詩葉”於二零零六年代八月出版,綜合二十位詩客的作品,由世界出版社出版。据聞也許在二零零七年,由市華文文學會主編、市各民族文學藝術會資助的另一本詩集也會出版問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為安散文集《堤岸今昔》